时间:2025-03-19???浏览:10
【概况】 2023年,学校有13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5个本科专业,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23个?。ㄗ灾吻⒅毕绞校┘案郯奶ㄇ日猩?,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985人,专任教师总数84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8.4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63%,省级教学科研团队9个,各类高层次拔尖人才73人次,全国优秀教师2人,获省级表彰17人次。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3个和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培育)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群6个、务产业特色专业6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现设有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财富管理产业学院、资产评估与财务服务行业学院、联发物业产业学院、议和劳动人事产业学院、金山软件产业学院、智能光电子产业学院等8个产业(行业)学院。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平台、高校重点实验室、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24个,拥有省级学会和研究会5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制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开办主题教育读书班,组建20个干部读书小组,通过“机关+学院”“部门+部门”“学院+学院”的集体学习矩阵,分组推动常态化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查摆存在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推动10项校级问题和3项专项整治整改到位,巩固形成27项制度。建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空间”,分12个专题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打造校内立体式主题教育空间。
7月4日,校领导前往新落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空间”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基层党组织建设】 实施党建工作“六个抓”(抓思想出思路、抓基层打基础、抓少数带多数、抓联动促联创、抓作风求作为、抓制度活机制)工程,建成10个科研团队党支部,11个实体支部设在生活园区,建设25个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总支、党支部。巩固提升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的建设成效,新确定22个校级第二批党建工作“双创”培育创建单位,4个全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验收,3个党支部被推荐参评全国“样板支部”。
【综合改革】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意见》,制定党建思政、基层组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治理、纪律保障等“六个体系”实施方案。修订《二级单位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实施办法》,实行二级学院(部)“一院一策”、机关教辅单位“一部门一方案”目标管理。推进网格化管理改革,建立“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大科室”调整设置,内设科室由98个缩减至76个。
【依法治校】 制定《关于加强法治校园建设的工作推进方案》,出台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校园建设的意见》,召开法治校园建设推进会。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及科学研究和科研诚信建设专门委员会,成立各二级学院学术分委会。组织开展学校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形成管理制度文件汇编,收录规范性文件25类366项。组建校内法律顾问团队,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法律顾问模式。
【人才培养】 出台落实“五育”并举行动实施方案,新建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设立“共享厨房”“开心农场”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个,成立学校美育工作委员会,推动“五育”并举落实落细。7名教师和10个案例分别入选福建省新文科、新工科、课程思政专家库和案例库,1个项目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学?;衽〖犊纬趟颊萄а芯渴痉吨行?。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法学(闽台合作项目)专业,新开设卓越经管(新媒体营销方向)人才培养实验班,首批3个微专业完成第一届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开展学校第十一批本科专业(数字经济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审。新增9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以上课程总数达到110门。获批省级教研项目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4项,获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竦檬着笆奈濉敝耙到逃夜婊滩?部,规划自编精品教材项目9种。
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开展实践
【竞技比赛】 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459项。其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赛三等奖2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9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银奖3项、铜奖5项;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1项;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获三等奖1项。校运动队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共获冠军15项,亚军18项,季军1项。
学校健身气功队在2023年第一届全国健身气功个人公开赛中
获3金1银3铜好成绩
【科研工作】 开展有组织科研,整合优势多学科资源,修订学?!豆赜谕平凶橹蒲泄ぷ鞯姆桨浮?;加强平台管理,修订《学术期刊管理办法》,制定《校政校企共建科研平台管理办法》《省级科研平台年度考核办法(试行)》。立项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88项,横向项目148项。授权知识产权49件,完成9件发明专利的转让申请。出版学术专著19部。举办“一带一路”高质量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论坛、第二十一届海峡法学论坛等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8场,开办“龙江讲坛”80余场。
【社会服务】 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智库单位,闽台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心、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院入选福建省重点智库培育单位。闽台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心、福州城市现代化建设研究中心入选福州市社科研究基地。福建省侯官文化传承推广中心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与省信访局共同合作3项信访系统内部理论研究课题。3个团队入选福建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10人被选任为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成立决策咨询专班,建立健全专班运行机制,获省级以上决策咨询类科研成果30件,其中省领导批示5件,省级刊发采纳件25件。
【师资队伍】 推进职称评聘改革,出台学校“项目制”聚才引智实施办法,引进学科带头人1人,获批闽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17人次。新增高级职称21人、博士7人,专任教师博士比稳中有升。选派11名优秀骨干教师到境内外高水平院校访学研修。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编制自评报告,开展示范案例、特色材料撰写及支撑材料归集整理等工作。做好学校审核评估动员、宣传,推动校内专项评估、自评自建及专家咨询等各项工作。
【合作交流】 开展有针对性外联工作,制定《校地合作工作方案》,编制校地可合作事项清单。与中国人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服务两岸融合发展、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科研创新、校友工作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学校提供支持。与福建省商务厅、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闽侯县政府等20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漳州、龙岩联络处,新增36个校友联络站,召开校友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组团出访法国雷恩商学院、弗朗什-孔泰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等高校,推进合作事宜。与英国、美国合作高???个线上交流访学项目,与法国高校首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动画专业)项目稳定招生,国际课程项目(HND-AD)招生计划恢复到200人/年。首次招收香港籍、越南籍学生。
【校园文化】 打造“福”文化“幸福观”为主色、侯官文化“忠孝观”为本色、货币文化“义利观”为亮色的“三张文化名片”。制定《打造“?!蔽幕?、侯官文化、货币文化等“三张文化名片”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建成“三张文化名片”展览馆,建设13栋“三张文化名片”为主题的宿舍楼。承办福建省社科界2023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暨第二届侯官论坛系列活动、福建省第二届侯官论坛“侯官文化的传承发展”分论坛及“福文化”论坛。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千古风流话侯官》等公选课,排演话剧《虎门销烟》《湘江夜话》。完成学校首部《校史》编纂。校园实体书店于2023年9月正式开业。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莅临学校调研指导侯官文化研究传播工作。
11月21日,第二届福文化论坛在学校举行
【融合发展】 制定学?!痘谌敫=ㄌ剿骱O苛桨度诤戏⒄剐侣?/span>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行动方案》,依托法学院及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院,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签订框架协议,共建“涉台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成为“两岸法务服务交流中心”唯一高校成员单位。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海昆先后莅校调研指导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涉台法律研究、涉台决策咨询与服务和闽台法学高等教育等工作。
5月23日,省委副书记罗东川率省委办、省委台办、省委教育工委负责同志莅校调研
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工作
【资产管理与服务保障】 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签订10年租赁协议,出租学校津泰校区。有序推进中福广场裙楼5-6层、图书馆东侧楼层资产盘活。建成师生自助服务站,开发运行“你呼我应”服务系统,提升数字化服务管理水平。完成9号、10号产教融合楼周边绿化景观提升,完善9号、10号产教融合楼教学设备,建设环绕月牙湖文德主题公园及文化步道,综合楼南侧河道实现水系贯通。完成清风研习室、教学区东门建设及校内游泳池修复项目,5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